立即捐款

走過重症60天-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專訪

2022-02-09

走過重症60天   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專訪

「對我們來說,萬芳提供了我們最需要的醫療服務,一切都比預期的更好,甚至超乎想像。」

 ────────────────────────────────────────────────────

新冠肺炎爆發後,重症確診人數節節攀升,除了關注每日確診人數之外,被收治隔離的重症病人,在隔離病房的生活和心路歷程,卻鮮為人知。其中,又以萬芳醫院收治的重症隔離病人── 73 歲的謝老先生,情況最為特別。

謝老先生是萬芳胸腔內科團隊歷經千辛萬苦搶救回來的 COVID-19 的重症患者。他於 5 月 22 日因重症而入住 12B 病房,直到 9 月 6 日才康復出院,目前正積極進行復健的治療。插管時間長達約 2 個月,中途歷經兩度病危,還因為高齡而無法使用葉克膜(ECMO),使得治療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謝老先生的家人從沒想過,一向注重健康父親,竟會一夕之間成為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這一切都發生得太突然,就像這場疫情的爆發一般,讓所有人的感到措手不及。

 ────────────────────────────────────────────────────

來自雲端的關鍵診斷

       新冠肺炎爆發後,重症確診人數節節攀升,除了關注每日確診人數之外,被收治隔離的重症病人,在隔離病房的生活和心路歷程,卻鮮為人知。其中,又以萬芳醫院收治的重症隔離病人── 73 歲的謝老先生,情況最為特別。

謝老先生是萬芳胸腔內科團隊歷經千辛萬苦搶救回來的 COVID-19 的重症患者。他於 5 月 22 日因重症而入住 12B 病房,直到 9 月 6 日才康復出院,目前正積極進行復健的治療。插管時間長達約 2 個月,中途歷經兩度病危,還因為高齡而無法使用葉克膜(ECMO),使得治療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謝老先生的家人從沒想過,一向注重健康父親,竟會一夕之間成為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這一切都發生得太突然,就像這場疫情的爆發一般,讓所有人的感到措手不及。

打破臺灣新冠肺炎重症插管紀錄

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謝老先生入院的36小時後,隨即展開插管治療。謝先生的兒子回憶,完全沒想過自己的爸爸會成為臺灣今年第一位插管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他表示,爸爸雖然一直都有慢性疾病,但生重病卻是第一次。當時從周六早上帶著爸爸入院並且確診,到周日想送物資到病房,短短不到24小時,病情急轉直下,使全家人的心情瞬間跌落谷底。

第一周開始插管,父親很不習慣,因此醫護團隊施予深度鎮靜以減少病人的不適。醫生說,能夠不依靠管線呼吸當然最好,但病人的狀況一直都是命懸一線,容不得絲毫閃失,因此應該保持插管。而沒想到的是,插管的治療竟長達兩個月之久。

令人恐懼的來電顯示

謝先生的兒子表示,五月底到六月之間,每當接到來電顯示從醫院打來的電話,心情都會特別緊繃。因為,每次的電話除了告知父親的病況之外,也總是伴隨著新的併發症消息。其中甚至一度引發敗血性休克,兩度進行急救;還因為父親年事已高,被判定不適合使用葉克膜治療,狀況始終不太樂觀。

他表示,當時全家人的情緒起伏真的很大,很擔心聽到新的壞消息,直到現在父親已經出院了,看到來自萬芳醫院的來電仍不自覺感到緊張,心中還留有當時的陰影。

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謝先生說,原本父母親就固定在萬芳看診,而此次住院治療的兩個月期間,他感受到萬芳提供了超乎預期的絕佳服務──父親因為長時間鎮靜臥床而造成肌力流失,團隊在他還沒有辦法下床之前,就開始了下肢的運動復原訓練。從隔離病房護理人員,到所有替父親看診過的醫生,他都由衷的表達感謝之情。他直言父親是此次疫情中,住院最久的一位病人,因此12樓的護理人員都特別照顧他們。住院期間適逢父親節,護理團隊們也因為體會他們無法與父親相見之苦,主動安排他們可以遠遠的透過隔板與玻璃門,親眼見到父親一面。

無盡的感謝──是萬芳讓父親重獲新生

謝先生表示,大家都對爸爸照顧有加,非常感謝盧醫生、李醫生、3樓加護病房的感染科簡醫生、另一位六月常駐於加護病房的陳醫生,以及整個隔離加護病房團隊的護理人員,提供了超乎預期的絕佳服務。

他也認為父親能夠順利復原,運氣佔了很重要的成分。倘若疫情往不好的方向走,像國外一夕間爆發封城、醫療過載,那麼無論是慢性疾病、或是新冠肺炎的病人,都無法獲得如此充足的照顧。

因此他感慨,是因為臺灣疫情控制得當,醫療量能充足,才使得讓萬芳的團隊能有充足的人力和資源,盡心盡力醫治家父。父親能夠歷劫歸來,除了萬芳的努力,還有幾分幸運。

謝老先生的家人們覺得,因為有萬芳當時盡心盡力的醫治,現在才有機會能和爸爸全家團圓,父親歷劫歸來後,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更珍惜一家相聚的時光。

 

 

                                                                                                                         ── 2021年12月  蘇俐安採訪、撰文

返回